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首家诞生!房企“面值”退市第一股来了,没有整理期-世界快消息

时间:2023-06-07 05:49:00    来源 : 凤凰网

昔日的四川第一大房企蓝光发展,今日正式摘牌退市!


(资料图)

根据此前公告,*ST 蓝光于2023年6月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2023年4月6日至2023年5月9日,*ST 蓝光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符合“面值退市”条件。经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

*ST蓝光曾是四川房企龙头,2019年、2020年连续2年销售金额均超千亿元,然而如今负债超400亿元,还诉讼缠身。

目前,多家上市房企处于“面值退市”的边缘。证券时报记者查询Wind发现,截至6月6日收盘,8家上市房企收盘价低于1元;另有5家上市房企收盘价在1元至1.5元之间。此外,部分房企也面临财务类退市风险。

房企“面值退市”第一股

“2023年,我们会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但是勇气与光芒会伴随在身旁。有了勇气,我们便能粉碎厄运;有了光芒,我们便能照亮前方……”蓝光发展董事长杨武正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说道。

然而,蓝光发展未能粉碎退市的“厄运”。

根据*ST 蓝光5月30日发布的《蓝光发展关于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2023年4月6日至2023年5月9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于2023 年6月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成为A股房企“面值退市”第一股。

根据规定,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蓝光发展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主板券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

2015年4月,蓝光发展曾借壳迪康药业实现上市,股价曾一度达13.6元/股。2021年和2022年,公司均实现超百亿元的净亏损。今年一季度,蓝光发展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6.7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9亿元,亏损扩大;营业收入45.04亿元,同比减少36.41%。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蓝光发展退市,对其品牌、融资、销售、对外合作等经营活动将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蓝光发展股票从主板退市后,将会转移到三板市场交易。未来,若符合交易所条件要求,蓝光发展有重新在主板上市的可能。

多家房企处于“面值退市”边缘

强制退市,正在成为A股房地产板块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据中银证券统计,目前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面临的退市风险为“面值退市”即“1元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

例如,在经历了数个交易日的连续跌停后,*ST宋都已处于濒临退市的边缘。该公司6月5日发布公告称,2023年6月 5日收盘价为0.55 元/股,已连续14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即使后续6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将因股价连续 20 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

证券时报记者查询Wind发现,截至6月6日收盘,8家上市房企收盘价低于1元;另有5家上市房企收盘价在1元至1.5元之间。

据中银证券统计,*ST中天、ST泰禾、*ST嘉凯等7家房企已处于锁定退市的状态。此外,当前上市房地产行业公司中还有4家可能面临财务类退市风险。

同策研究院认为,这波退市房企的共同特征是过去贯彻“三高战略”模式,即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的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融资环境宽松下“借新还旧”的资金链循环。对于信用不断恶化的房企来说,由于很难对接到外部资金,反映到股市上即股价趋势性下跌,部分企业只能面临退市的窘境。目前,至少有十几家房企都在退市的边缘。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都会步入退市的结局。

该研究院认为,若要避免退市,长期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大股东增持,增加资本市场的信心,拉升股票价格,避免长时间停留在1元以下;第二,通过资本市场信心增加,拓展新的融资通道,保证外部现金流的补充,应对短期到期债务问题;第三,加快项目处置以及销售回款的速度。

“退市是上市房企经营恶化的结果,也是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清除“垃圾股”的必要方式,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经历本轮市场周期调整,房地产行业告别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模式,叠加新房市场总量触顶下行,房企将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刘水表示。

中银证券认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对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应理性看待。一方面,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地产公司。整体而言,这有利于行业加速出清。另一方面,有退市风险的房地产公司在板块内的权重不大。随着部分份额让出,行业“强者恒强”的现状将持续深化。

标签:

最新发布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