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22岁小伙突发性耳聋!72小时是治疗“黄金期”|天天通讯

时间:2023-03-09 18:10:38    来源 :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3月9日讯(通讯员 孙小培 记者 万凌云)印象中,耳聋应该是老年病,但镇江22岁的小伙子朱杓(化名),有一天就突然“聋”了!耳朵里像养了一大群蜜蜂,吵得头昏脑涨,听不清别人说话。


(资料图片)

3月9日,记者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名镇江康复医院)了解到,朱杓到医院一问才知道,现在“突聋”的年轻人还真不少。没想到继秃顶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突聋”暴击了!

怎么一觉醒来,小伙就“聋”了

院方告诉记者,22岁的朱杓去年刚进入职场,因为工作原因几乎天天通电话,平时周围比较嘈杂,他也习惯戴起耳机接听电话。近日,有一天早上起床接了个电话,他突然发现自己听什么都听不清,仿佛被什么堵上了,而左耳却变得很吵,像有只蜜蜂在旁边,嗡嗡响个不停。

在确定不是手机或者信号的问题后,朱杓吓了一跳:“我……该不会聋了吧?”随即,他赶紧到镇江一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果不其然,经检查后诊断:右耳突发性耳聋!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马永明告诉记者,原来,由于朱杓长时间通电话,他的鼓膜经常连续几个小时震动、反复受到刺激,就特别容易出现鼓膜疲劳。并且,鼓膜极易受到伤害,而严重者竟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

入院后,针对朱杓的症状,医生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激素冲击、甲钴胺营养神经、曲克芦丁改善循环及高压氧治疗。经过了几天的治疗,朱杓的听力才基本恢复。

“医生,我怎么这么早就聋了?还会复发吗?”朱杓还是难以置信,反复向医生确认是不是真的——毕竟,头还没秃呢,咋就要聋了?

“突发性耳聋”,也成“中青年危机”

即使医学小白,相信从这名字也很容易猜到——突发性耳聋就是耳朵突然听不清或听不见了。这种病发展极其迅速,往往听力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降低到最低点。

马永明介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国内并没有确切研究数据,但临床上明显感受到有年轻化趋势。“在上世纪60、70年代,门诊中很少遇到有突发性耳聋症状的年轻人,而现在却越来越多!”马永明说,好在一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充分休息后可以恢复听力,且大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都可恢复听力。

“考试前、毕业前,很多学生压力大,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中,听力易在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聋”,马永明说,此外许多熬夜、加班的或过度劳累的人群,也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这些都跟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需要警示的是,突发性耳聋几乎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年轻人经常熬夜、长期疲劳、长期压力状态,一旦再加上外界刺激,这样的机体状态会阻碍内耳血液供应,这使得20岁至40岁白领成为近些年突发性耳聋多发的人群。同时,即将发展成为新的“中青年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的近半数,约11亿人,面临丧失听力的风险,主要由于他们经常戴耳机大声收听音乐!

马永明说,如今耳机似乎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标配,其中入耳式的耳机又因为体型小巧、携带方便受到欢迎。在地铁、公交车上经常看到戴着耳机听音乐看剧的人。“由于环境嘈杂,他们的耳机音量又调得比较大。这些坏习惯,都在影响着年轻人的听力。”

网上有研究表明,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长期这样做,就会比正常人更提前得老年性耳聋。

牢记“72小时”,黄金治疗期!

院方介绍,临床上经常有一些因为耳鸣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经常会问,耳鸣是否会导致耳聋?马永明说,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压力等有关,和耳聋不能划等号,耳鸣也不一定伴随着突发性耳聋。“但耳鸣是很多耳科疾病的症状,它提示某些部位出问题,所以耳鸣不能置之不理,如休息后不见好转,应当去医院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和很多疾病一样,突发性耳聋也有着黄金治疗期!镇江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邵舒提醒:“当患者发现自己突然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刚发生的最早的72小时以内,也叫黄金72小时治疗期。及时治疗的话,大部分患者都是可以恢复的。”

邵舒还提醒,突发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对声音的感受和感觉受损。每个人的感受不完全相同,有人表现为低频听力差,有人是高频听力差,还有人高、低频都听不见。

据悉,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早期治疗效率较高。因此,突聋的治疗应该是“争分夺秒”的进行,以免损伤耳蜗神经,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此外,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中断治疗,如果中间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和医生商量治疗方案。

听力保护,应当持续一生

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听到声音的重要助手,每个人出生时大约有15000个左右的毛细胞(不是耳朵毛),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损失,且不会再生。过大的音量会带来强烈的震动,毛细胞震坏,慢慢就听不见了。

后天性的耳聋有很多原因造成,如炎症、肿瘤、传染病、药物中毒、外伤等。马永明建议,应注意消除患者外耳的致病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噪音,一定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科学用耳。比如在家用电器的时候,尽量地把噪声降低。看电视、听音乐时要把音量调到适量,控制好时间,避免造成听力疲劳。

再者,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会对脆弱的耳朵造成伤害。一旦确诊为突发性耳聋,通常有三种治疗方法,一是采取药物治疗,二是通过鼓膜直接将药物注射到鼓室治疗,三是高压氧舱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后听力能得到提高,但也跟听力受损程度和治疗时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校对 徐珩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